機床是工業的基礎裝備,一個國家機床制造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
建國初期,是我國機床制造業的起步階段,只能生產小型銑床、刨床、磨床、小立車和小撞床等,這些機床對鑄件質量要求非常簡單,如機床上的關鍵鑄件床身、立柱、橫梁及滑枕等,材質較高能達到相當于目前的HT200,而且對尺寸精度要求不高,性能檢測不規范,國家也沒有明確的技術標淮;同時國內能生產高質量機床鑄件的廠家非常少,且都是前蘇聯幫助建廠,大部分廠家缺乏專業技術人員,大多數工人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熔煉設備基本都是沖天爐,對爐料配比、化學成分的控制基本參照前蘇聯標準。生產的機床功能也非常簡單,機床也較小,精度要求也不高。
從20世紀60一80年代起,我國機床制造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各種中低端機床、部分大型機床也能生產,對鑄件的性能、化學成分、金相組織及尺寸精度都有明確的規定,國家為此制定了很多標準,對鑄件質量要求也比較高。有些機床關鍵鑄件性能達到HT250,HT300,還要做超聲波探傷,如橫梁、立柱、床身和滑枕等硬度要求在180HBW以上,且不能有缺陷,精度要求也比較高。為了達到技術要求,各鑄件生產企業開始研究各種先進的鑄造工藝。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機床鑄件鑄造業有了長足的進步,各種先進的鑄造設備得到了應用,熔化設備不僅是沖天爐,使用電爐的廠家也很多,且涌現出很多鑄造材料專業廠,同時國家也培養了大量的鑄造專業人員。從造型材料上,也由過去的粘土砂引進應用了樹脂砂;為生產大型鑄件,保證鑄件質量,熔化設備采取電爐與沖天爐雙聯熔煉;為保證鑄件性能研究并應用了各種孕育劑、孕育方法和合金化等技術;另外,有些
機床鑄件開始應用球墨鑄鐵。因此在這一時期,對各種鑄造新工藝、新材料的研究與應用的較多,但生產的機床基本是計劃經濟的產品,沒有與國際接軌,鑄造技術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相差很大。
近20年來,我國機床行業發展非常迅速,并打破國外長期對我國高精端機床封鎖的局面。2003年全國機床產量達到了30.68萬臺,成為世界機床生產大國。但我國機床綜合性能與先進國家機床制造水平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因此加速發展大型、精密、高速數控系統及功能部件,改變大型、高精度數控機床大部分依賴進口的現狀,滿足機械、航天航空等工業發展的需要,已列為國家重點項目,這為裝備制造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同時也極大地拉動了與之配套的鑄造業的快速發展。
各種機床上的鑄件重量所占比例達50%-80%,許多結構件和主要部件都是以鑄件為坯料,因此機床鑄件質量的好壞,對機床整機質量、壽命、精度保持都有至關重要影響,從而帶動了鑄件生產的技術、工藝水平和材料的全面發展。
傳統的噴焊、電弧焊等工藝,對鑄件的缺陷修復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噴焊的可加工性良好,但易產生裂紋、熱變形、退火等現象,顏色與母體差別大,為機械結合,結合強度相對電弧焊低一些。電弧焊的焊補效果與選擇焊條有直接關系,2308的可加工性及裂紋的不產生性良好,但焊補痕跡及顏色與母體的差異難已消除,且價格高。傳統焊補工藝中鑄件的焊前升溫及焊后保溫也給大鑄件的焊補造成了一定的不便。利用鑄造缺陷修補機對鑄件的缺陷進行修復,鑄件在修復過程中,不升溫、不變形、無裂紋產生、焊補點金屬致密,不產生硬點、無退火現象,可以進行任何機械加工。補材的選擇不受材質的制約,通過不同材質補材的選擇,可以達到焊補點性能、顏色與母體上的統一。補材與母體為冶金結合,結合強度高,不會產生脫落。鑄造缺陷修補機焊補質量符合鑄件產品的質檢標準,是值得廣泛推廣的一種新技術設備。